水泥假山上色流程簡介
水泥假山制作,上色是整個山水制作工作中最關鍵的一項。古人云:“三分畫七分裱”就是對一件作品最后一道工序的認可,山體造型已分出遠近、高低、凹凸、受光面與背光面等各種關系,最后用色彩把它們之間的這種關系更好的表現(xiàn)出來。
山體上色,一般情況下可分為:前重、后淡,上輕、下重,凹處冷,凸出處暖,這是上色的規(guī)律。上色者必須尊循這一規(guī)律。對整個山體上色亦是如此,必須對整個山體有一個很好的認識,不能只看局部,還要正確運用色彩在環(huán)境中的變化,做到靈活多變而且豐富,使整體變得活躍一些,只有這樣才能把色彩上好。所以,人造山上景觀不是一個簡單意義上的制作,而是多個科目上的綜合運用、藝術(即變通)的處理。再來看看下面上色工序就可見其復雜程度。
塑石假山上色步驟:
(顏色配置可以參考本站的《塑石假山上色方法》一文,有詳細介紹。)
1、清理所須上色物體上灰塵雜物,保持物體的清潔;避免顏色脫落和變異;
2、備好工具(空壓機、噴搶、顏料及存放顏料溶液的桶等等);
3、做底色,用噴槍噴底色于物體陰凹處,噴時要有過渡。該深的深,該淺的淺,分出層次。
4、上主色調,上主色調也要有一個度,有輕、重、緩、急之分。它一般與做底色相反,色調上的效果怎樣,關鍵在于上色者個人對美術的修養(yǎng)程度、對色彩的理解程度,這個不好一概而論。梵高在顏色的運用上就不被當時的審美觀所接受。
5、噴色:噴色又分為兩種,一種是用空壓機噴槍噴出霧狀;另一種是手工用噴壺噴出點狀,這要根據(jù)情況而定;
6、拼色:拼色是上一種顏色趁未干時及在局部涂畫其另一種顏色,讓其自然融和形成色彩紋理;
7、涂刷:像畫畫一樣把調好的顏料涂在物體上;
8、潑染:像畫潑墨山水畫一樣,把調制好的色漿從物體頂部一潑而致,任其流動所形成的顏色流動效果。
9、擦色:擦色是先把面色上好,待干后進行封閉再上底色,邊上邊擦,擦去凸面顏色,凹嘈處陰背面要輕擦或不擦,色彩過渡是通過擦拭的輕重表現(xiàn)的。
10、彈色:是先上好底色,待干后用用漆刷或掃帚沾少量色漿掃彈在物體表面,凸出處有色,凹處無色,表現(xiàn)物體的陰陽效果。
注:以上十個上色步驟,施工人員可以根據(jù)具體情況作適當?shù)娜∩岷驼{整。上色主要用槍噴、壺灑、刷涂、筆描并用,這樣上出來的色才能有肌理、有質感、有重量感、有軟有硬、有血有肉。多種工具和工序并用,通過色彩的分離,以飽和顏色作明暗的交織、鮮灰的交織、冷暖的交織,在分離的組合中求得協(xié)調和統(tǒng)一。
一般大型山體把主調子確定之后,便在這確定的調子色系中尋找關系,將山體所需要的顏色,由其是那些色彩強的,調整到一定空間中去,使之相互協(xié)調產生色彩關系,色調中的色彩關系,要通過色相對比補充關系來表現(xiàn)。
山體的色彩表現(xiàn),方法是靈活多變的,不一定都是將所有色彩都統(tǒng)一在一個明顯的色調中,主要是在色彩構成上做到和諧,做到完整。如加上一些反差很大的色彩進行點綴,也能做到和諧,它們通過面積上的色彩微差調整,相互對比補充,虛實呼應等手段的處理,在整個山體上也能獲得均衡,協(xié)調。